处理方法编辑
清洗法
管路中的焊渣、铁锈、渣子等在节流口、导向部位、下阀盖平衡孔内造成堵塞或卡住使阀芯曲面、导向面产生拉伤和划痕、密封面上产生压痕等。这经常发生于新投运系统和大修后投运初期。这是常见的故障。遇此情况,必须卸开进行清洗,除掉渣物,如密封面受到损伤还应研磨;同时将底塞打开,以冲掉从平衡孔掉入下阀盖内的渣物,并对管路进行冲洗。投运前,让调节阀全开,介质流动一段时间后再纳入正常运行。
外接冲刷法
对一些易沉淀、含有固体颗粒的介质采用普通阀调节时,经常在节流口、导向处堵塞,可在下阀盖底塞处外接冲刷气体和蒸汽。当阀产生堵塞或卡住时,打开外接的气体或蒸气阀门,即可在不动调节阀的情况下完成冲洗工作,使阀正常运行。
安装管道过
增大节流间隙
如介质中的固体颗粒或管道中被冲刷掉的焊渣和锈物等因过不了节流口造成堵塞、卡住等故障,可改用节流间隙大的节流件—节流面积为开窗、开口类的阀芯、套筒,因其节流面积集中而不是圆周分布的,故障就能很容易地被排除。如果是单、双座阀就可将柱塞形阀芯改为“V”形口的阀芯,或改成套筒阀等。例如某化工厂有一台双座阀经常卡住,推荐改用套筒阀后,问题马上得到解决。
介质冲刷法
利用介质自身的冲刷能量,冲刷和带走易沉淀、易堵塞的东西,从而提高阀的防堵功能。常见的方法有:①改作流闭型使用;②采用流线型阀体;③将节流口置于冲刷厉害处,采用此法要注意提高节流件材料的耐冲蚀能力。
直通改为角形
直通为倒S流动,流路复杂,上、下容腔死区多,为介质的沉淀提供了地方。角形连接,介质犹如流过90弯头,冲刷性能好,死区小,易设计成流线型。因此,使用直通的调节阀产生轻微堵塞时可改成角形阀使℃用。
加大间隙
用于蒸汽管道上的套筒调节阀,如果阀芯和套筒间隙过小,或使用不同材质,很可能会因为膨胀系数的不同而受热卡死。可以在加工时适当加大间隙(以满足流量控制要求为前提),以防止类似情况的发生。
(1)调节阀的安装位置应满足工艺流程设计的要求,并应靠近与其有关的一次指示仪表,便于在用旁路阀手动操作时能观察一次仪表。
(2)调节阀应布置在地面或平台上且便于操作和维修处。
(3)调节阀应正立垂直安装于水平管道上,特殊情况下方可水平或倾斜安装,但须加支撑。
(4)调节阀组(包括调节阀、旁路阀、切断阀和排液阀)立面安装时,调节阀应安装在旁路的下方。公称直径小于25mm的调节阀,也可安装在旁路的上方。
(5)调节阀底距地面或平台面的净空不应小于4oomm。对于反装阀芯的单双座调节阀,宜在阀体下方留出抽阀芯的空间。
(6)调节阀膜头顶部上方应有不小于2mm的净空。调节阀与旁路阀上下布置时应措开位置。
(7)切断阀应选用闸阀,旁路阀应选用截止阀,但旁路阀公称直径大于150mm时,可选用闸阀,两个切断阀与调节阀不直布置成直线。
(8)在调节阀入口侧与调节阀上游的切断阀之间管道的低点应设排液阀,排液阀可选闸阀。
(9)介质中含有固体颗粒的管道上的调节阀应与旁路阀布置在同一个平面上或将旁路阀布置在调节阀的下方。
(10)低温、高温管道上的调节阀组的两个支架中应有一个是固定支架,另一个是滑动支架。
(11)调节阀应安装在环境温度不高于60℃,不低于-40℃的地方,并远离振动源。
(12)在一个区域内有较多的调节阀组时,应考虑形式一致,整齐、美观及操作方便。
(13)调节阀与隔断阀的直径不同时,异径管应靠近调节间安装。
(14)要注意工艺过程对调节阀位置有无特殊要求。
您好,欢迎莅临益航空调,欢迎咨询...
![]() 触屏版二维码 |